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敏捷实践总结
阅读量:7172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9

本文共 87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经过半年的实践,可以总结了。

         这次敏捷实践总体上说是比较成功的,完全按计划完成了任务,团队的凝聚力较强,员工进步很大,我个人也很有收获。

         还是说说可以改进的地方吧:

1)  产品负责人不在团队中,会有很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 这体现在很多问题在最后评审时才提出来。我只是技术负责人和日常管理。虽然后期我也有意识的加强了和产品负责人的沟通,但一些细节还是会有问题,我也不可能什么都跟他汇报。

         这种情况应该是比较普遍的,产品负责人往往是公司高层,他不可能整天泡在研发团队中。

         如果再来一遍,我会要求产品负责人每周参加一次我们的会议,查看我们的进展,这样,不至于到最后评审时才提出问题。

2)  一定要找有合作意识的团队成员。

         这个团队加我一共是7人,其中6人有团队合作意识,只有一个人没有。而这个人偏偏职位比较高,并且和我有私交。在研发过程中,他给我很大的困扰。能力不足,自以为是,没有质量意识,把别人当作测试员。我又拉不下面子去讲他。

         如果再来一次,我会很认真的跟他沟通,如果继续这样,我会把他剔除出去。

3)  质量,质量

         从头到尾,质量都不能达到我的期望。当然,我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,对于公司其它项目的质量,我们的质量肯定要远远好过他们。

         在研发中,我采用了测试驱动和结对编程等手段。结对编程对质量到底有多少帮助,我到现在还不能确定。测试驱动绝对有好处,但测试数据的准备确实是个大问题,一旦需求发生变化,直接改代码往往很简单,但是要改测试就很麻烦。对于测试数据,我有一些改进的思路,但没有去实践。

         最大的问题是,员工的质量意识不够。

         另外,在最初的几个迭代中,我先从后台做起,最后集成,也是一个败笔,应该前后台同步,通过前台做持续集成的。

         我的期望是,如果我们开发完成了,那就是完成了,可以发布了。我不想加一个专门的测试过程。经过这次实践,我做一点修正,开发完成后,还是要有一个准备发布的过程,这个过程,主要的工作是发布的内部演示。

         所以,如果再来一次,我会坚持持续集成,测试驱动一定要做,但是测试数据要做一些改进,使对测试的修改不要那么痛苦。结对编程我会做一些量化工作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zvbzm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用C#开发较完整的Windows任务管理器
查看>>
《Learning Scrapy》(中文版)第1章 Scrapy介绍
查看>>
单点登录原理与实现
查看>>
初探Java设计模式4:JDK中的设计模式
查看>>
漫谈promise使用场景
查看>>
Design Pattern的万剑归宗 => Mediator
查看>>
Javascript中的原型继承的一些看法与见解
查看>>
HackerRank:JavaScript 是最知名的编程语言
查看>>
Linux修改本地时间
查看>>
elasticsearch字符串包含查询
查看>>
5- Flask构建弹幕微电影网站-项目分析、搭建目录及模型设计
查看>>
Mysql四种常见数据库引擎
查看>>
《Kotin 极简教程》第7章 面向对象编程(OOP)(1)
查看>>
Chrome吃内存的能力可不是说着玩的!
查看>>
IntelliJ IDEA 详细图解最常用的配置 ,适合刚刚用的新人
查看>>
[20180619]fsc表示什么.txt
查看>>
域名对SEO的影响大吗?
查看>>
7年苦心钻研自动驾驶,最终Alphabet选择削减投入
查看>>
农民伯伯的福利到了,AR技术让种地更加easy
查看>>
4年后,nuTonomy要在10城市运行无人驾驶车
查看>>